2025年10月10日上午,学院在明德楼1207会议室召开2025年来华留学生工作专题会议,系统部署学校留学生培养与管理工作。学院党委书记冯书明,党委副书记、院长陈斌,党委副书记李红出席本次会议,相关系部负责人、汉语言进修项目任课教师、辅导员及国际学院行政人员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红主持。

2025年学校预计在校留学生规模将达130名,生源覆盖中亚、南亚、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多个地区,且首次招收自费汉语言进修生,标志着学校国际化办学迈入新阶段。会议伊始,国际学院院长卢艳丽就留学生工作整体情况作汇报,全面阐述生源结构、前期筹备进展、后续工作规划及当前面临的挑战,并介绍了国际学院为适配留学生工作新增的职能职责,为后续工作推进奠定基础认知。
随后,国际学院副院长王洋聚焦汉语言进修项目,详细解读教学体系与学生管理制度,针对项目招生、课程设置、日常管理、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进行说明,明确了项目运行的核心规范。参会人员围绕汉语言进修项目的课程适配性、管理流程优化、跨文化服务保障等问题进行交流,有效厘清了项目推进中的具体问题与改进方向。
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陈斌在讲话中强调,招收自费留学生既是响应国家战略、服务大国外交的重要举措,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方向。他对留学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:一是要坚持“办有尊严的国际交流”,结合国家留学生管理规定与学校实际,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;二是要深耕教学与管理创新,专题研究适配的汉语言教学方法与留学生管理模式;三是要优化招生策略,明确目标留学国家、重点专业及生源画像,精准对接就业需求;四是要落实趋同化管理,做好留学生社团建设、入境体检等基础工作,在尊重宗教风俗习惯的同时,创新“中国故事”传播方式,增强文化交流实效。
学院党委书记冯书明作总结讲话,提出“强管理、优服务、多协同、树品牌”四大核心要求。他指出,首次开办自费留学生项目需坚守“不出错、再出彩”的底线,一方面强化留学生意识形态阵地管理,另一方面在生活服务上主动关怀;同时要加强对外、属地及内部协同,以高质量服务擦亮 “留学川交”品牌。
此次专题会议全面梳理了留学生工作的重点难点,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,为后续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清晰指引,也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注入新动力。